2024年9月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月)指數(shù)報于2150.51點,環(huán)比下跌2.03%,環(huán)減44.62點;比上年同期的2200.71點下跌了2.28%,同減50.2點。9月跌勢不改,相比8月震蕩下滑,大宗產新新陳疊加,日指數(shù)保持連續(xù)下滑,供需錯位,季節(jié)性淡旺節(jié)奏不明顯。 市場整體:本月進入金九秋季收獲進程,酷熱和暴雨減少,北方大降溫,南方還剩余暑,商務出行增多,各地論壇、藥博會將市場人氣帶入全年的高峰,藥交會隨之帶來的交易人流的上升,供需對接,詢價增加,但新產出貨增加以及藥企終端采購力度不強,高位藥價的同時消費層收入無法相匹配增加,中下游各級多少仍有余貨,出口量不及同期,加上染色枸杞曝光形成恐慌,需求端存在壓力,今年的中報各上市中藥企業(yè)機構利潤憂多喜少,奢侈貴細各種“丸”成藥等也下調回收價。 本月的僅冬瓜系類、蒺藜、茉莉花、國產白扁豆、軟紫草等中小品種保持慣性上調外,大宗常用品種的漲聲從零星到月末消失。受南方臺風影響,有部分香料和大跌品種反價,白胡椒、益智、香砂、白豆蔻部分進口香料轉堅,小批走量有限,草果、香葉、山柰、肉紅草蔻先升后滑,黑胡椒、砂仁、孜然、小茴隨海外市場震蕩;酸棗仁、貓爪草、太子參等產地集中的品種惜售反價;交易整體縮量,常見題材已難提振行情,買方市場對價格敏感,壓價成交,逢低零星購進。 保持觀望討論采購與出貨,低位購進,赴市售貨者多,市場關注產新、跌價、權重的品種;企業(yè)及個人采購計劃增加;新采挖的秧苗、種子價也震蕩,部分種植積極性減弱,如射干籽。 近期新進藥食目錄四個品種,天冬走快,產地貨源惜售增加,麥冬小升,地黃充足、依舊不振,化橘紅概念性較強,整體平穩(wěn)。 上半月有短時活躍,上漲或轉堅的以野生、小冷品種為主,石見穿、預知子、桑椹、玳玳花、石蓮子、白蘞、田基黃、葫蘆巴、拳參、藁本、草烏、甘遂、千年健、苦參、土茯苓等部分規(guī)格;蓮子、百合、巴戟天等產地反彈有限,防己、通草、黃瓜子、甜瓜子漲了又落;紅景天、川貝母、白鮮皮、佛手、羅漢果、砂仁等先快后慢。 根莖類品種加入下滑多,前有白芷量產大跌輿情在自媒體沸沸揚揚,后有白術有規(guī)模價跌,還有半夏、北沙參、當歸、黃芪、黨參、木香、延胡索、紫菀、鎖陽等;以及中下旬的射干、香附、附子、玉竹、黃精、山藥、蒼術、郁金、黨參、板藍根、柴胡、黃芩、甘草、黃芪、白術、白芍等根莖類隨產新進程或走慢、下滑,見新下跌較多;紫蘇類、佩蘭、艾葉、伸筋草、馬鞭草、魚腥草、蛇舌草、廣金錢草、半邊蓮、垂盆草、地丁類、萊菔子、急性子、蓖麻子、車前子、五味子部分草類草籽繼續(xù)下滑;花類大品種菊花,雖有水災,但產新平淡;雖有出苗損失,川芎、澤瀉依舊低迷;黃芩、地黃、天麻有提前搶挖情況;國產香料八角價跌換量,產量大,交易火而不升,花椒、良姜、肉桂、桂枝、小茴香走動緩慢。 疫用類板藍根、黃連、桔梗、黃芩、金銀花、茯苓、白前、柴胡、防風、桃杏李仁、瓜蔞、天花粉、荊芥、知母、茵陳、藿香類、穿心蓮、知母等也并無起色。動物類的蟬蛻、虻蟲、僵蠶漸穩(wěn),鱉甲、龜甲、蜈蚣、螻蛄、蟋蟀、水蛭、五倍子供應有量,全蝎到跌入近年低位,珍珠、蟲草、阿膠下調;皮類價高需求不前;排海類昆布產新價滑,款冬花、鉤藤、辛夷、貓爪草高位抑制需求。 市場持貨期盼兌現(xiàn);西北品種下調又再次陷入觀望,成交率稍有提高后又放慢,鮮貨占據(jù)產地交易比例,安徽品種各種陰跌;隨著近期套牢增多,浮虧增加,干貨上市漸少,市場有倒流到產地兌現(xiàn)的情況,新一輪博弈,沖擊刷新價格。 天氣方面:氣候已進秋分天氣漸穩(wěn)定,北方地區(qū)普遍降溫,西北、內蒙古、東北將大幅降10至12℃。冷空氣到來之前,氣溫還將短時穩(wěn)固,南方氣溫要延續(xù)到29日,南方臺風也在減少,北方地區(qū)的冰雹增多,謹防北方連雨帶來秋澇。 宏觀經濟:受到降準降息,以及存量貸款利息有望下調,互換基金對股票的支持,資本和地產市場受到鼓舞,部分資金從藥材市場出離,另外雙節(jié)期間,果蔬市場近期繁榮得到資金體現(xiàn);糧食增產,國內供應充足、海外進口穩(wěn)健,糧價震蕩下滑通道, 季節(jié)性因素和政策效應共致PMI回升,9月份制造業(yè)PMI提高0.7個百分點至49.8%,主要原材料購進和出廠價格指數(shù)均環(huán)比回升,但繼續(xù)處于收縮區(qū)間,國際大宗商品下跌和國內有效需求不足拖累。預計9月PPI約增長-2.8%左右。刺激政策有望帶動國內工業(yè)品價格溫和回升,四季度PPI降幅將趨于收窄,但年內大概率延續(xù)負增長。 地區(qū)方面:甘肅及西北新貨多,關注度提高較多,安徽關注保持,河北、河南關注明顯降,貴州、內蒙、華南、進口關注少。 部位動態(tài):果仁小類保持稍強,整體持平;權重根莖類下跌增多,動物類上市而需求彈性小,全草、葉類、皮類、莖木類、菌藻類行情不振。 總 結 美國降息周期,打開了我國降息空間,近期央行公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實施有力度的降息,提振資本市場,針對股市采取了基金互換和支持回購貸款,市場受惠面較廣,資本市場小陽春,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帶動股市大漲、人民幣升值,也吸引了部分藥市投資的注意力。 今年傳統(tǒng)節(jié)奏或再次被資金打亂,淡季被推遲,而旺季的九月并不太旺,企業(yè)需求不足,一些持貨商仍對未來把握希望看好,行業(yè)看好,對新貨逢低購進,希望發(fā)揮藥材更大的價值,行情出現(xiàn)小幅拉鋸。十月產新進度將加快,干爽的天氣讓干制速度也會增加,天氣方面主要觀測局地南方臺風,北方冰雹、秋澇帶來的影響,不過影響時長和烈度都逐漸減弱。主要的還是上市新貨對資金的壓力和藥材圈外圍對資金吸引的雙效應,將對年尾藥材價格穩(wěn)定是一個挑戰(zhàn)。
|